Ado Hibana 台灣場 演唱會心得

陰雨連綿與忐忑的心
2025 五月 11 日,這天是期盼已久的 Ado Hibana 演唱會,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實體演唱會,但天公不作美,北台灣溫度驟降伴隨全天還算不小的降雨,這陰雨彷彿代表著我忐忑不安的心,是對雨中交通與時辰安排的不安? 是第一次參加實體演唱會的緊張感?
或許我擔心的,是迎來幻滅的可能…。相信不少人曾經歷過,自己喜愛的歌手明明在 Studio album、BD live 中展現困難且高超的歌唱技巧,與大膽卻細緻的演唱呈現,但現場演唱會中,卻發現事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,明顯迴避高難度歌唱橋段不說,有的充斥大量的 Autotune 修音味精、和聲小天使、半 Mic 伴唱帶,甚至直接假唱的案例不在少數。
而這次到 Hibana 演唱會其中一個目的,就是親耳、親眼去探究,Ado 在 Studio album 與 BD live 驚人表現的虛實,即便這麼做,可能又會對一位歌手喪失熱忱…。
場外環境與入場
由於提前請代購從 JP 場代購 Hibana 手燈,因此我與友人搭著 Uber,在下午三點鐘左右抵達林口體育館,入口道路兩旁有販賣東西的攤車,除了各種夜市常見的小吃與飲料 (夜市王?),也有的販售著不知道是官方,還是自己製作的應援週邊產品。
其中讓我最文化衝擊? 的是入口後段與圓環區塊,有著大量的代客寄物的地攤,原來演唱會場外還有這種生意可以做,想想也是,由於這次僅限長寬高 90cm 的行李進場,現場物販的戰利品或是場外用的應援品,都很難帶入場內,附近看起來也很少投幣置物櫃能夠使用。
在實名驗證區看過證件與票券,戴上紅手環後,在隔壁桌領取到了特區專屬的胸章與卡片加購禮品 (雖然 Official 圖片寫 Not for sale 就是了…),這次的胸章是兩件式的設計,主體由深淺兩層的藍色火焰為底,中心有著 Ado 標誌性藍色玫瑰,底下鍊條連接著繪有 Ado Logo 的附件,做工上我覺得挺棒的!
從路過的 Ado 民談話中聽到,特區贈送場次胸章,似乎是一種 Ado 演唱會的慣例? 不得不說,這種「只屬於你位置的證明」,特別讓人感動與充滿回憶,雖然…當天就看到蠻多人在網上拋售,心理感到有點難過就是了。
場內環境觀察
下午四點開始入場,入口進行了簡單的安檢與驗票後,看到館內的環型迴廊中,擺設著各種藍玫瑰花束、花籃,與繪師繪製慶賀演唱會的作品,以及用 Truss 架設的拍攝區塊,隨後在樓梯口前,與主會場進場口這兩個地方又做了一次簡單的驗票。
一進場,看到整個場館瀰漫著煙氣,是一台最前排柵欄後方的機器不斷地吐煙,現場查詢了一下,似乎是讓舞台的燈光與雷射路徑,透過霧氣更容易被目視的一種措施,又學到了呢!
我的座位是在 A 區前半,最左側靠走道的位置,兩側走道上並沒有擺放音響,但舞台的 Line array 音響就吊放在我正前方,看來…特別買的演唱會用耳塞也許會派上用場?
場內放著輕鬆的爵士類背景樂,舞台上一眼就能看到那標誌性的 Ado Box 柵欄,望著柵欄,第一次感受到 Ado 與我們不再是螢幕兩隔,而是即將站在我們幾十公尺前的舞台上,一想到這點,就內心就雀躍不已。
柵欄擺放的高台,就如同 Mars live 那樣,是一個三面環繞式螢幕,而柵欄後方放著兩塊大螢幕,顯示著中英文的演唱會前、中、後,也就是全時段的場內禁止事項,並且館內也不時放送著禁止事項的提醒廣播,後方的區塊放著更大的一塊主要螢幕,與高台螢幕一起跑馬燈顯示著多國語言的問候與關心語句,像是 ”吃飯了沒呀?”、”大家都有順利找到座位了麼?”、”開始前記得去趟洗手間” 等等。
藍玫瑰與開唱時的悸動
以前我對 Ado 的代表物,也就是 藍玫瑰 感到好奇時,查詢它的花語看到,由於原先藍玫瑰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,因此常見的解釋是「實現不了的夢想」與「奇蹟般的存在」
隨著現場樂團奏起,Ado Box 瞬間迸發藍光,這時我才意識到,那魂牽夢縈,參加難如登天的 Hibana 演唱會,即將開始。
這時,Ado 的身影出現在眾人面前,並開口唱到:
正しさとは 愚かさとは
それが何か 見せつけてやる!!!
嘴角瞬間向兩側揚起,雙手不自覺顫抖了起來,手心的 Penlight 滿是汗水,頃刻間意識到,藍玫瑰…真的降臨了!
虛幻的藍玫瑰,在此刻化作現實, 高貴的藍玫瑰,在這特別的一晚盛大綻放, 稀世的藍玫瑰,用奇蹟一般的歌聲開始演唱!
位置與聽感
-
視覺的部分,這次我的位置在面對舞台,A 區偏前排位置的最左側,大概要向右前轉向 45 ~ 60 度,Ado box 才會在我的視野中央,這也是最難過的一點,因為斜度太大,剛好 Ado 的位置大約會出現在鐵籠的轉角處 (A 柱?),這個位置很容易看不到 Ado 的剪影,且又因為剪影是透過後方透光來顯現的,如果是正面看,會看到 Ado 後方與前方鐵欄,也就是光會在兩層的鐵欄交錯,但隨著斜度增大,我的位置可能會需要追加看到兩側的鐵欄,導致進光量低時會看不到 Ado,且看到更多角度的鐵欄的陰影。
在這些 Debuff 加成下,導致大部分時間都沒能清楚看到 Ado 的剪影動作,反而是同行朋友的位置,C 區水平垂直都很接近 FOH 的中央位,他說能清楚的看到 Ado 的每一個動作,像是《
愛して愛して愛して
》咆嘯的下腰、跪地等動作,都能盡收眼底…早知如此,就該提早和他換位置的 QAQ -
聽覺的部分,音響的聲音在我這個位置來說特別大,大概有多大聲呢? 在演唱會隔天,我嘗試在家裡鈴聽點播放 《
Usseewa
》live ver,把擴大機音量催滿錄製 48 秒,大概是平均 89.4dB,峰值 97.7dB 的音量,我還覺得這算這樣,也遠小聲於現場聆聽的聲量,估計現場我的位置可能持續超過 100dB,是經以會造成聽損的聲量了。中高頻音的部分非常刺耳且分量失控,Ado 的中頻人聲直接被中高頻狠狠蓋過,很難清楚的聽到歌聲,單就這一點我相當的失望,反而往常容易蓋過人聲的低頻,在林口其實沒有這麼浮誇,只有在特定幾首歌,像是唱《
Value
》 的時候震動感非常強,但頻率過低,多半是心臟感受到低頻強烈震動,耳朵比較感受不到。
因此,我在第一首歌結束後,為了保護聽力,立刻使用了預先放在口袋的演唱會耳塞,搭配降幅最低的 -16dB 白塞套,發現使用耳塞能夠大量衰減那過度的高頻,使得 Ado 的歌聲能夠明顯的嶄露出來,但同時間發現,這也會改變 Ado 的歌聲品質。因此權衡之下,我改採用 ”負載平衡” 的方式,也就是每次只配戴單耳,隔兩三首歌就交互替換,可以在降低耳朵負擔的同時,又避免損失太多中高頻區塊。
而同行友人的位置靠近 FOH,根據他的說法,音量也是相當大的,但還不至於需要全程配戴耳塞,能免強撐完整場,不過他也與我不約而同的,採用相同的單耳負載平衡配戴法來保護聽力。
我很好奇有參加這場演唱會的各位 Ado 民,在不同位置對於這次音量與人聲、伴奏舒適度的實際感受,可以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感受!
觀眾與周圍狀況
想當然,各位千辛萬苦才入內的 Ado 民,在演唱會上都非常激動與熱情,這也是我第一次處於這種狂熱的環境中,各種情緒都在這個場所中被增幅放大,在狂歡之餘,我也好奇地觀察了一下附近觀眾。
-
第一個注意到的是,在這一票難求的情況下,我發現我斜前方的三個搖滾區座位,居然是空席!我的天啊,這是惡劣天氣路上出了意外,還是有什麼不可抗因素來不了。
忘記唱到哪一首,大概是演唱會過了一半,有三位觀眾,經由經做人員的引導到了座位旁邊的走道,但由於還在演唱進行中太 High 沒辦法入位,還好曲目一結束後,沒有立即接續唱下一首,趁著這個空隙趕緊就位,雖然沒有辦法聽到完整的演唱會,但至少時間還不算太晚? 希望你們一切都好。
-
第二個注意到的是,並不是所有觀眾都有應援手燈,在我後排的幾位觀眾,似乎因為各種原因,沒有辦法帶手燈進場,只能夠徒手揮舞。
這讓我想起先前參加星街演唱會直播應援場時,因為是臨時參加,所以沒有官方手燈,現場影城也沒有物販,造成只能空手進場的情況,原本想說有手燈的比例不會太高,或許空手揮也不會太難過,結果我錯了,幾乎全場都有手燈揮舞,而且空揮手的姿勢既不順暢又尷尬的,難過情形遠超乎想像。
所以這次痛定思痛,在海鮮市場請代購從 JP 場花了兩千買了回來,看來這個決定相當值得,一方面不用提早在陰溼下雨天排隊,另一方面能繞過貴價的現場貨。
演出中的高光時刻
-
最 High 的歌,原本想給 《
Usseewa
》,但似乎是第一首聲音控制比較爆? 並不是非常專注附近的反應,我認為《Show
》的反應更加地熱烈,受到 Ado 歌聲與樂曲的影響,全場 High 到手舞足蹈,不停著揮舞著橘紅色的 Penlight。 -
在前一首歌曲結束後,現場燈光突然暗了下來,舞台螢幕頂出現了打出的字樣 「hi」,當時以為是在打招呼? 下一秒一個念頭閃過來,難到是…那首歌了吧? 緊接著螢幕逐漸打出了 ,「Hibana」,按下 Enter 後,轉變為了平假名《
ヒバナ
》,下個瞬間,樂團開始瘋狂輸出,迎接了猛烈的歡呼聲,後來變成了嘿!嘿!嘿!的打 Call 音,曲子間各位 Ado 民也非常一致的唱起 Nananananananananaˊ ~~~,現場氣氛十分熱烈,對於 Ado 演唱 Vocaloid 歌曲,並與之產生這麼深刻的關聯,感到非常歡喜與欣悅! -
最想聽的一曲,其實是東京喰種的《
Unravel
》,但自從武道館 Mars 後,就再也沒有唱過了,猜想或許是場次特殊曲;排列第二的則是在 Wish Los Angeles live 所唱的 《愛して愛して愛して
》讓我大受震撼,不斷重複鑑賞,從劇透曲目中看到確實有演唱,我非常的期待能現場感受,與檢閱…。隨著鮮紅搭配暗黑色,紊亂混沌的背景出現,以及那動感、典雅中,又帶著狂氣的爵士伴奏,配上 Ado 時而俏皮輕柔且飄忽的歌聲,時而憎惡扭曲的怒吼,形成強烈的對比,啊!腦袋在星爆,大腦在顫抖。
這可是在 Live 上呀!重複一次,這是他媽的生歌 (なまうた),完全消除了我對 Ado 歌唱力的一切懷疑,是完全真材實料,你在任何一張 Ado live BD 與現場演唱最大的音樂性差異,只有針對歌聲與各樂器聲音量大小做出合適調整而已,it’s… it’s fucking REAL!!!
-
最後是,最令人意外的一曲,我相信各位 Ado 民的答案應該都差不多,《
Chandelier
》 (Sia cover),真沒有想到阿,Ado 居然演唱全英文歌曲,還是…還是在高亢了 《Usseewa
》、《Show
》、《愛して愛して愛して
》在內,整整 19 首曲子的演唱會尾段,扛著疲勞 Debuff 來演繹了這麼一首副歌段落音差極高,句句要一氣呵成的曲目,十分考驗胸肺力、情緒張力與呼吸控制,不然很容易唱到聲音開岔,或是沒氣唱虛的情況。 而 Ado 再次利用自己擅長的嘶吼聲、舞台能量與自我風格,完美重構了這一熱門曲目,當第一次副歌催上去的瞬間,直接把我眼睛裡水分逼了出來,直接抽鼻子了,揮舞著舉到麻掉的手,瘋狂歡呼!每當 Ado Cover 別人的曲子並 Arrange 超越原唱時,我都感到一種,Ado 又再一次偷走、奪舍別人曲子,但同時間卻沒有人能 Cover 超越 Ado 曲子的興奮感,這次我又在現場 Chandelier cover 體會到這種感覺。
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是,Chandelier 實在是太為人所知,導致大家反而在跟唱 One two three, One two three 時,堪稱是整場演唱會中喊最大聲、最整齊的,令人會心一笑。
Ado 用聲音,穿越鐵籠與語言
在曲目間的 MC 時段,Ado 用簡單的中文和大家打招呼:「大家好,我是 Ado 」,語調中帶著一點靦腆,雖然說得不多,但那努力跨越語言隔閡、想要和大家靠近的真誠,讓我非常感動。
不得不說,我覺得 Ado 的中文發音,比起以前在網路上看到的訪談還要更好了,感覺在台下花了不少心思在練習。
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,是 Ado 提到小時候在家裡躲在衣櫃裡唱歌,還被家人嫌太吵,對自己不自信的過去。一想到那個曾經不被理解的女孩,現在站上了各地的舞台盛大開唱,靠著自己的聲音征服全世界,瞬間的情緒衝了上來,彷彿大家也替她的人生旅程感到驕傲。
演唱會尾聲,她再度用中文向大家告別:「我們下次見!」,宣告了演唱會也到了尾聲,帶來了她今天的最後一首歌,《新時代
》
只屬於這一晚的奇蹟
隨著最後一首《新時代
》的結束,伴隨著 Ado 的感謝與道別,Ado 民們的歡呼,下一秒台上的火光噴與發伴隨著藍光,Ado 的身影消失在舞台中央的鐵籠中。
會場的燈光亮起,並播放著《心という名前の不可解
》與廣播送走觀眾,某些觀眾仍念念不捨的跟著音樂揮舞著 Penlight 與打 Call,我則是帶著一陣虛脫感,慢慢的跟隨著大隊走出林口體育館。
場外的雨還是細細地下著,濕潤的空氣裡混著耳朵還嗡鳴著的餘韻,以及內心那股上尚未平息的悸動,腦中不斷閃回著《ヒバナ
》的開唱的激情吶喊,《愛して愛して愛して
》震撼腦髓的吼叫,與《Chandelier
》副歌炸裂時的全場狂歡。
在踏上這場 Hibana 演唱會之前,我曾擔心種種幻滅的可能,但這一晚,Ado 用她奔放狂野的歌聲與君臨一切的掌控力,狠狠地把這些顧慮一一粉碎,反以壓倒性的真實與魅力,把台下所有的 Ado 民,都推進了這場「藍玫瑰」般的幻境裡。
就像我曾看過的那句花語——藍玫瑰,是奇蹟的象徵。